山区农村实现绿色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成功实践


山区农村实现绿色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成功实践
——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村调查与思考
 
      众多山区农村如何推进绿色化、城镇化、现代化,“三化”如何融为一体、相辅相承、有序促进。我们从太行山深处的前南峪村看到了成功的路子和喜人的前景。.

     来到前南峪,映入眼帘的,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望无垠的林海,看不到一处裸露的岩石。7平方公里村域内,8300亩山场,83个山头,72条沟谷,错落有致、疏密相宜地种植着480万株树木。全村1340人,人均拥有3600棵树。森林覆盖率达到90.7%,植被覆盖率达到94.6%,山地利用率达到98%。俯览整个山场,山顶是挺拔的防护林、用材林,山腰是结果累累的干果林,山脚是飘着香气的水果林。林多雨多,林区过去年降雨量只有300毫米,近几年达到550-600毫米,增加近一倍。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0600,超过附近城市5倍。沿着田间小径漫步,观看着苍翠的林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仿佛置身于舒适的氧吧,令人心旷神怡。前南峪当之无愧地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被权威人士赞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勤劳的前南峪人,不仅追求绿,而且向往美。既坚持不懈地绿化荒山,又持之以恒地美化庄园。经过精心设计,巧妙整治,把全村打造成美丽的独具特色的大花园。向络绎不绝的游人,既销售令人喜爱的果品,又出售让人陶醉的风光。来到前南峪村口,便看到国家旅游局前局长何光暐题写的“前南峪旅游区”六个大字。走进村口,便进入大叶金丝垂柳构成的绿色长廊,宽大的叶子从六米高的空间直垂路面,迎风摇曳。走出长廊,看到两个遥相呼应的花园,四季皆绿,从春到秋开着彩色斑斓的鲜花,蝴蝶纷飞,多姿多彩,赏心悦目。花园附近是近千米长百米宽的人工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湖上架设着汉白玉做护栏的桥,桥上建有供游人休憩、垂钓、拍照的亭榭。湖面有着喷射十几米高的喷泉。离湖面不远,是一座930亩的大果园,栽植着从国内外引进的时令水果,供游人观赏采摘。这个果园连接着山场上5300亩的更大果园。大果园周围,青山巍巍,峡谷幽深,瀑布高悬。整个前南峪既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大花园,又是一座规模恢宏的大果园,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在林海和花园之间的山脚下,坐落着一座富有城镇化气息的村庄。笔直的柏油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两层别墅式小楼。红色的屋顶,乳白色的墙面,颇为别致。每座小楼建筑面积186平方米,有1间宽敞的客厅,5间舒适的卧室。客厅里摆放着彩色电视机、大屏幕电脑、高档沙发。有的卧室里摆放着席梦思床。厨房里置放着秸秆燃气灶具,用于做饭、取暖。卫生间有着沐浴设备和冲水厕所。村里设有污水处理站、垃圾清运车。街道两侧绿树成荫,夜晚路灯明亮。设施齐全的幼儿园、小学校、医务室、商品丰富的便民超市一应俱全。文化广场经常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健身广场置放着各种健身器材,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访问的村民自豪的说,村里的生活条件比城里一点不差,生态环境比城里好得多。以前村里人想往城里搬,现在城里人想来村里住。

      前南峪村以骄人的业绩,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绿色村庄”、“中国幸福村”、环境保护“全球500佳”提名奖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

      改革开放前,前南峪是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村,这些年为什么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他们是怎样走过来的,有哪些值得借鉴的路子?

      路子之一,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高度统一。

      前南峪村人均6分耕地,7亩山场。要由穷变富,显然不能局限于经营狭小的耕地,必须开发广阔的山场。

      前南峪的山是由岩石构成的光山秃岭。人们形容“山是和尚头,下雨遍地流,冲毁河滩地,十年九不收”。1963年一场暴雨,把山上稀疏的草木冲个精光,河滩地堆满了乱石,村庄有些房屋也被冲塌。残酷的事实告诉人们,治理荒山必须按流域,一条沟一条沟地从上往下治理。山上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山坡修梯田,挖鱼鳞坑,拦截径流。山脚修谷坊坝、小水塘,蓄积水土。这样,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保持水土,绿化荒山。他们把这种做法叫作建设经济沟。

      在光秃秃的石头山上建经济沟,必须在坚硬的岩石上用钢钎开凿至少1米深的坑,装上炸药,用雷管引爆,把岩石崩成碎块,用于垒造水平梯田的坝沿,再栽上树木。满山遍野的岩石,这样一块一块的治理,该是多么浩大的工程,需要付出多么艰辛的劳动,人们可想而知。干还是不干,拼搏还是退缩,村领导班子讨论了三天三夜,接着组织全体村民大讨论。大家回忆起祖祖辈辈受到的煎熬困苦,认为只有奋力拼搏,才能摆脱从前的苦日子,让子孙后代过上好光景。大家又回想起住在村里的抗大学员不怕牺牲与日本鬼子拼杀的情景,心想八年打败了小日本,我们用两个、三个八年还啃不下几千亩荒山!大家越讨论越激发斗志,增添信心。

      热烈的讨论一结束,全村男女老少就上了山。凿眼的凿眼,放炮的放炮,搬石的搬石,运土的运土,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每天清早顶着星星上山,夜晚又顶着星星回村。两顿饭都在山上吃。在背风的地方支起锅灶,熬上一大锅米汤,就着老咸菜,啃着玉米面饼子。一天干十几个小时,累的身子骨都快散了架,没有一人喊累。在硬如铁板的岩石上用钢钎凿眼,震得手臂发麻、虎口开裂,缠上胶布接着再干。许多妇女常年累月的背石头,把后脑勺上的头发都磨光了,如同“鬼剃头”,成为前南峪妇女光荣的标记。引爆雷管放炮是最危险的活儿,手脚麻利的年轻人争着干,有4位年轻的村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2位村民落下了终身残疾。伤亡并没使大家退却,相反更加激发了斗志,决心继承伤残者的意志,让荒山早日披上绿装。全体村民每年从大年初二干到腊月三十,正月初一歇一天,喘口气,又开始新一年的征程。这样寒来暑往,一直干了十年。用坏了数以万计的钢钎大锤,仅包扎伤口的胶布、纱布就用了一吨半。在坚硬的岩石上凿出6万多个大坑,整修1480亩水平壕。动用740万立方的土石方,如果按一米见方垒起来,可以筑造一道从北京到广州的万里长城。多年来累计在荒山上种植了3900亩生态林,4400亩经济林,8300亩山场全部实现绿化。1996年一场更大的暴雨,附近村都严重受灾减产,前南峪受灾不见灾,仍然绿荫环绕,清水潺潺,林茂粮丰。他们创造的营造生态经济沟模式,被国家科委专家委员会鉴定为国际同类项目领先水平。

      前南峪能够啃下太行山最难啃的硬骨头,打造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使前来参观的人深受感动、鼓舞与启示。这样岩石裸露的秃山都能够绿化起来,还有哪里的荒山不能绿化!现在,全国山区农村还有大面积的山场在那里荒着,如果像前南峪人那样奋力开发,在两三年、三五年,乃至十年八年全部绿化起来,全国的生态环境该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贫困山区的农民该过上多么美好的日子!

      路子之二,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形成以高效农业为基础,以绿色环保产业为骨干,以旅游服务业为桥梁,农工商综合经营的经济格局。

      前南峪的第一产业,主要是林果业。林果业着力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林果业传统产品的板栗,提高效益有着巨大的潜力。到七十年代末,全村板栗树已种到13000棵。但长势不旺,产量很低,每棵平均产量只有1公斤。如何提高板栗产量,是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当时,支部书记郭成志带着干粮,千里迢迢到位于冀东昌黎县的省果树研究所聘请专家。一次请不到去两次,两次请不到去三次。终于请来了出席全国科技大会的板栗专家,住到前南峪的山上,郭成志陪着在山上吃住,选拔20名有文化的年轻村民跟班学习。对板栗管理采取一整套改革措施。改自由生长为实膛修剪,改实生繁殖为优种嫁接,改稀疏种植为适当密植。采取这套改革措施后,每棵板栗平均产量达到17公斤,而且连年增产,每年增产20%以上。目前全村板栗已种到20万棵,产量由过去的7万公斤,增加到40万公斤。板栗质量亦明显提升,出口率由过去64%提高到97%。人们从板栗的增收尝到了甜头,接着又调整产品结构,引进优良品种。种植的果树由干果扩展到鲜果。从国内外引进30多个名优特新品种。每年从5月到11月,月月结出新鲜的水果,供游人采摘和销往外地,效益大幅度提升。1公斤本地苹果售价5元,1公斤进口樱桃售价40元,全村果品年收入由原来的4万元,增加到686万元,而且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前南峪的第二产业,是从矿产加工业起步的。利用山上的石英石、重晶石等矿藏,先后办起了化工厂、硅铁厂、金属镁厂、海绵铁厂等12家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办起来的。到九十年代中期,工业企业产值已接近1亿元。有些企业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带来对环境的污染。3家效益最好的化工企业,都是污染最严重的企业。天天冒黑烟,流黑水,排黑渣,放臭气,污染空气、水源、土壤。这些企业是继续办下去,还是停下来,引起领导班子和全体村民的深刻反思。砍掉,一年减少800多万元利润,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实在舍不得。继续办,全村来之不易的优良生态环境将遭到破坏,村民的身体健康也要受到严重损伤。是要金山银山,还是要绿水青山;是图眼前的利益,还是图子孙后代的福祉。从干部到村民,经过反复讨论,终于痛下决心,忍痛割爱,关掉污染企业。前南峪人的可贵之处,不仅勇于抛弃污染环境的老路,而且善于开创绿色环保的新路。利用当地资源,与当地供销社联合投资3000万元,办起具有现代设施的板栗加工厂和冷藏库,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储藏能力达到6000吨。同时与天津科技大学合作,开发出板栗小包装系列产品,正准备开发板栗糕、板栗饮品,通过电子商务销往全国各地,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板栗加工销售出口基地。接着又利用丰富的蜜源,办起了蜂产品加工厂,当年收益即将近上百万元。还用种植的灵芝等中药材,办起了保健茶加工厂,销路越来越好。目前农产品加工业收入已达900多万元,超过了关停的污染企业,今后发展的前景更加可观。

      前南峪的第三产业主要是旅游服务业。前南峪既是全国百佳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又是全国百佳绿色旅游景点之一。他们利用红绿两种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村旅游景区。红色旅游,利用抗大旧址,修建抗大纪念碑、抗大陈列馆、抗大碑林,让游客在这里感受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绿色旅游,则利用村内外的自然资源,打造在城里难以见到的各种景点。在这方面,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是相当丰富的。他们利用地下的潜流,开发出北方平原很少见到的人工湖泊。在山沟里提水上山,形成落差,开展富于刺激性的漂流。在两个山顶之间,架设200米长的浮桥,使游人尝试悬于高空的感觉。利用山间曲折的峡谷,开凿500多个台阶,32个弯道,称之为练胆峡,吸引游客攀登。从山脚到山顶,修建了缆车,供游人登高望远,一览众山之绿。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建造了三星级的宾馆。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有些人口少的农户,利用多余的房间,开设家庭旅馆。游客住进去,独门独院,非常清净,吃着农家饭菜,既可口,又便宜。一个人的食宿费不过四五十元。这样的家庭旅馆已发展到72家。全村旅游业收入达到•••万元。前南峪被国家旅游局授为“全国AAA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和高密度的负氧离子空气,村里正与相关单位联合建设休闲养生度假村,建成后全村的旅游业将登上新的台阶。

      前南峪随着一、二、三产业的长足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崛起,大大加快了由穷变富的步伐。目前,全村已有三分之二的劳力从事二三产业,二三产业的收入亦占到三分之二,全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14年同1978年相比,总收入从16万元增加到19860万元,增长1241倍。公共积累从24万元增加到9800万元,增长408倍。人均纯收入从57元增加到10600元,增长185倍。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是老一辈革命家几十年前的名言。前南峪的实践证明,这句既简练又深刻的名言,揭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了农村奔小康势在必走的路子。全国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锲而不舍地走前南峪的路子,将会大大加快奔小康的步伐。

      路子之三,一、二、三产业都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奋力向现代化迈进。

      富有远见的前南峪人,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等26所省内外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聘请76名专家担任科技顾问,在本村培养了240名农民技术员。依托雄厚的技术力量,推进基础设施、应用技术、经营管理的现代化。

      前南峪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本村实际出发,选准最佳的出发点、落脚点亦即着力点,解决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着实令人感佩。

      着力点之一,引进国内外最优良的品种,最先进的技术,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园区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通过国际技术合作组织,从8个国家引进了22个世界上最优良的果树新品种。引进的葡萄有澳大利亚青提、美国红提、美国黑提。引进的桃有澳洲秋红、澳洲金花白桃、澳洲油桃、澳洲杏扁桃。还引进了乌克兰大樱桃、新西兰红梨、日本红富士、日本甜柿、澳大利亚桑葚、美国树莓、凯特杏等等。有些品种在世界上亦是很珍奇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把欧、美、澳三大洲珍奇的新品种,引进到一个村,充分显示了前南峪人的雄心和气魄。

      着力点之二,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稀缺的水土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缺水是前南峪发展林果业以及其它各项建设事业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他们通过挖水池水窖,修谷坊坝、鱼鳞坑,把山上的水蓄起来,把地面的水拦起来。通过建5个扬水站,提水上山。同时着力发展节水灌溉。投资3000万元,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以色列节水设施,发展喷灌、滴灌、管灌,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000多亩。过去一方水只能浇  棵树,现在至少可浇30多棵树。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设法节省土地资源,把每寸土地都利用起来。在没结果的树下,种植花生、油菜。在中药材园的田埂上种上金银花。

      着力点之三,提升产品质量,开拓产品市场。一是发展有机农业。所有的果树都不施用化肥,全部施用农家肥。所有农家肥都经过发酵,再施用到地里,使土壤不含有害物质。各种果树在没结果前,喷洒一次符合规定标准的石硫合剂,结果后套上纸袋,不再使用任何农药。全村所产的果品,不但全是绿色食品,而且达到国家质监局规定的有机食品标准,不但味道佳美,而且没有任何公害,远远供不应求。二是创建品牌,用品牌开拓市场。全村有6大类30种产品,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前南峪”商标,有   种产品正在争取省级乃至国家级驰名商标。三是发展电子商务。前南峪在本世纪初,就实施了鼓励村民购置电脑的政策。每户购置1台电脑,村里补助1000元。到2003年,除年岁大、文化低的农户外,80%以上的农户都购置了电脑,成为邢台市第一个互联网村。村民在网上寻觅信息,购置生产资料,销售农副产品,非常便捷。村里建立了两个网站,一个是前南峪网,一个是前南峪旅游网,与全国各地网站联网。目前,正在参与建设全县统一的电子商务网站,6月底即可建成运用。村里要买要卖的商品,在网上洽谈交易,各种产品可望销往全国乃至世界。

      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农民生产的产品,除自食自用外,都要到市场上销售。如何把产品卖出去,决定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卖出去才是硬道理”。前南峪发展有机农业,创立产品品牌,建立电子商务,虽然起步不久,但已取得明显效果。实践证明,前南峪这些做法是富有远见的,是值得各地农村仿效的。

      路子之四,选拔牢记宗旨、勇于创新、清正廉洁的带头人。

      访问前南峪的村民,大家都众口同音的说,前南峪有今天,多亏了有郭成志这样的带头人。没有郭成志,就没有前南峪的今天。大家对郭成志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郭成志生长在前南峪一户贫困家庭,从小过着吃糠咽菜的苦日子,心里总是想着改变前南峪的贫困面貌。干活勤恳,待人厚道,乐于助人。1966年被选为村支部副书记兼民兵连连长,1977年被选为支部书记。在村里当干部长达49年。中间县委要他到县里当管农业的副县长,村民成群结队的到县乡请愿,不愿让他离开村,他本身也不愿离开村,于是当了不驻会的县人大副主任,仍在村里工作。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一直和前南峪村民生活在一起,拼搏在一起。说起他的事迹,大家滔滔不绝,赞不绝口。我们最感佩的是:
——牢记党的宗旨,竭尽全力为村民谋福祉。郭成志从当干部开始,就暗下决心,不改变前南峪贫困面貌,死不瞑目。当一任干部,创百年基业。他吃苦在前,带头实干。在整治荒山中,他抢着干最重的活儿。有一次,感冒发烧到39.1度,别人劝他休息,他喝碗姜汤,继续挺着干。由于多年来饥一顿饱一顿的干,他患上严重的胃病,靠吃药顶着,没休息过一天。在办村里企业中,他到全国各地请师傅,跑项目,为了省钱,住大车店,睡候车室,吃几口干粮就当一顿饭。有一次外出三个月,回来人瘦了一圈,体重降了18斤。企业办成了,赶上搞股份制,按照他的辛劳和奉献,本来可以占较多的股份,有人劝他占大股。他斩钉截铁的说,办企业是为了全体村民得益,我绝不能占一丝一毫的股份。在他的坚持下,所有村办企业都归集体所有,实行专业承包,定额计酬。这些企业累计为村里创造公共积累   万元,用这些钱兴办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每户建新房村里补助一半的钱),村里公益福利不断增长。村民饮用自来水,浇地用水,使用秸秆燃气全部免费。村民医药费用,除新农合报销外,其余由集体补齐。65岁以上老人每年补贴650元生活费。考上本科以上的大学生,一次性奖励6000元。全年总算下来,每人所得福利不少于3000元。全村真正实现了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过着和谐幸福的生活。饮水思源,村民不能不感佩郭成志毫不利己、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

——勇于创新,奋力争先,力求全村各项事业处于全县的前列。郭成志勤于学习,勤于思考,不断的学习新知识,领会新事物,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永不停顿的向前奋进。不仅在全县率先建设经济沟,发展绿色环保企业,而且成为全县第一个用电村,第一个电话村,第一个电视村,第一个自来水村,第一个秸秆气化村,第一个互联网村,第一个监控全覆盖村。这么多“第一个”,每一个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充分展示了他富有远见、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坚持三年五年、十年八年,而是坚持了近半个世纪,并且正在发扬光大。这是最难能可贵之处。

——严于律己,清正廉洁。郭成志在近半个世纪的干部岗位上,始终保持着廉洁奉公的优良品德,可以说是一尘不染,两袖清风。除了在县里领工资外,没从村里领过一分钱,没吃过一次请,没收过一次礼。当支部书记第二年就戒了烟,免得别人递烟。在洽谈项目和经济交往中,客商送的红包一律交给村里,自己没得过丝毫好处。他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对亲属要求也很严格。有一个亲戚和他家来往很密切,对他家照顾比较多,在审批宅基地时,找他优先审批,他坚持和其他村民一样,按顺序领取宅基地。村里新民居建成后,全村386户,385户都搬进后,他最后一个搬进新房。

      郭成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宗旨,展示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宽阔胸怀和优良品德,在全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一座丰碑。每次党支部换届选举,他得票率都在98%以上。他连续四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荣获全国劳模、全国城乡一体化功勋人物、全国新农村建设优秀村官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村里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奋发有为,深受村民的拥戴。2003年他年届六旬,主动要求退下来,全村113名党员,有112名坚决不赞成,经县乡党委反复做工作,由他担任村党委第一书记。郭天林继任党委书记后,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前南峪取得业绩,无疑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县委书记宋洪修同志在邢台县担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职务近十年间,到前南峪去过几百次。村里的山山水水留下他的足迹,村里的父老乡亲时刻挂念在他的心间。他竭尽全力地推动前南峪的发展,推广前南峪的经验。组织全县农村支部书记无数次到前南峪学习取经。前南峪的经验在全县农村日益深入人心,农村面貌发生日益彰显的变化。全县188万亩山场已有142万亩建成生态经济沟,森林覆盖率达到44%,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县、国家级生态县。邢台县所在的邢台市,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推动下,各县市区掀起学习前南峪经验的热潮。省委对前南峪经验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亲自到前南峪考察,指出前南峪的创新发展,创建了治理太行山的道路。省委副书记赵勇同志三次到前南峪指导工作。新到任的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田庚同志把前南峪作为联系点,不到半年就到前南峪去了两次。省委决定,把前南峪作为全省乡村干部的培训基地,组织全省3500个较贫困村的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期分批到前南峪学习取经。第一期培训班由赵勇同志讲课,现已办了   期,培训了   人。参加培训的干部,深有感触的说,坚定不移的走前南峪道路,穷村一定会变成富村。前南峪的经验正在推动着全省农村向奔小康的目标奋进。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到,如果把前南峪的经验推向全国,对农村面貌的变化会产生多么大的力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