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前南峪村经济沟“三部曲”

 
      邢台县前南峪村地处冀南太行深山区,曾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全村共有385户,1322口人,人均6分田7亩山。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勤劳智慧勇敢的前南峪人,在以郭成志为首的党委班子领导下,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抗大精神,从植树造林、治山治水开始,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太行山片麻岩地区沟域经济发展方法与途径,走出了一条由荒变绿,由绿变富,由富变美,特色鲜明的“太行山道路”。

      治山造田,打好生存仗,实现由荒变绿

      当年的前南峪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村。1963年的一场特大洪水几乎毁掉了全村所有的山场植被和仅有的几百亩保命田。前南峪人为了生存,背水一战,决定治山治水大干20年,为荒山披上绿装,把穷山沟变成米粮川。为实现浊水不下山、泥沙不进川的目标,前南峪人始终坚持沟坡兼治原则,探索总结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沟域综合治理模式,即“三个三结合”:在治理方法上,采取先上后下,上下结合,先坡后沟,沟坡兼治,做到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乔灌草结合、封造管结合;在工程措施设置上,做到了坡面坑坪结合,梯壕结合,沟内塘坝与谷坊坝结合;在植被配置上,根据不同的自然立地条件筛选物种,做到了川道杨柳结合,山顶松橡槐结合,沟坡干鲜果结合。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全村32座山头、10条大沟、72条支沟8000多亩山场,全部披上了绿装。“96.8”特大洪灾中,前南峪受灾不见灾,依然绿荫环绕,清水潺潺,林茂粮丰。实践再次证明,植树造林能保持水土、抵抗灾害,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林果当家,念好致富经,实现由绿变富

      治山造田解决了温饱问题。树多了,山绿了,但如何挖掘一条条山沟的经济潜力,把一条条山沟变成绿色银行,使群众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是前南峪需要算清的经济账。按照“农业起步、林果致富、以农促工,以工哺农,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前南峪先后兴办了金属镁等11家企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解决了治山资金的问题。同时,积极与昌黎果研所、河北农大、河北林学院等20多家科研单位联系,先后引进了各类技术专家150多人,长期或临时前来指导果树嫁接、培育和经济沟建设。投巨资对原有落后品种进行改造,引进果树新品种,对山体土壤结构进行科学分析,砍掉经济效益不高的用材林,换种品优价高的经济林。实施退耕还林3600亩,栽植各类干鲜果树29.64万株。在山脚沟谷水平梯田发展西洋参、蓖麻、红小豆等高效作物1400亩。对经济沟进行技术改造,配套了滴灌、喷灌、管灌、微喷现代化水利设施。“林材头、干果腰、水果脚、米粮川、林果山”的生态模式日臻成熟。前南峪村共栽植干鲜果树达到29.64万株,人均210株,仅果品一项年人均收入就达到6800元。

      转型升级,走好生态路,实现由富变美

      群众富了,生活好了,可碧水蓝天也少了,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成了制约前南峪生态发展之路的最大障碍。是忍受污染之痛,在原有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还是壮士断腕,抛弃带污的GDP,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面对抉择,前南峪人清醒地认识到,靠山护山,才是根本,经济沟是他们的根,要实现由富变美,必须坚定不移在沟域经济上作文章,延伸经济沟链条,走好生态建设路。他们忍痛砍掉了村办树脂厂和化工厂,围绕果品深加工和生态旅游做文章,投资3860万元,新建起板栗加工厂、蜂蜜加工厂、果品冷藏库等,组建起前南峪志成食品有限公司,农产品加工与生产形成了产业链条,促进了产业化经营。借鉴“抗大”红色资源和生态经济沟绿色资源,培育观光休闲特色农业,做大旅游产业。投资500多万元改造升级了经济沟内基础设施,引植30多种国内外新品经济树种,规划建设了美国树莓、乌克兰大樱桃等七大精品园区,建成了玫瑰园、柿子沟、红果梁、栗树山庄等观光园。前南峪生态旅游观光区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百家农业生态示范点”,每年吸引中外游客近20万人,旅游收入1356万元。

     今,前南峪村发展沟域经济,建设生态山村的经验和模式已在邢台县生根开花,借鉴南峪经验,探索出了“统一规划、分户治理”、“大户承包+项目整合”、“ 农户+政府补贴”、“集体治理”、“流转治理”等多种生态经济沟开发模式,为太行山区开发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